液压元件与系统 [李壮云 葛宜远 主编]

作者简介

  李壮云,教授 ,男,1935年12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留校任教,1974年调华中工学院任教至今。 1980年到1982年在美国流体动力研究中心进修。1987年晋升教授,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他所在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1993年被批为博士点。 现兼任湖北及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副理事长、液压与气动杂志编委等职务。1983年以来一直主持水基介质液压传动、液压基础理论及液压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先后承担三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四项国家部(委)级重点课题。共获14项国家部(委)级鉴定成果,其中5项获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并被评为“七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 先后讲授过十多门课程,指导博士生及硕士生20余人。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点从事海(淡)水液压技术及工程应用、液压元件摩擦学及液压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适应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而规划出版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本书从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控制机理出发,对各大类元件和系统的共性和个性分别进行阐述,深入浅出,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液压工作介质,液压阀的控制原理和性能分析,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缸)的结构原理、主要性能、技术要点和变量机理,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分类、静动态性能分析,液压系统设计,污染控制,可靠性与失效分析。每章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作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征

  第二节  传动方式比较及液压传动的特点

  第三节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二章  液压介质

  第一节  液压介质的功用及类型

  第二节  液压介质的主要性能要求

  第三节  矿油型液压油的分类及特点

  第四节  难燃液压液的分类及特点

  第五节  液压介质的选择

  第六节  液压介质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三章  液压控制阀概述

  第一节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第二节  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组成

  第三节  液压控制阀的控制原理

  思考和习题


第四章  液压控制阀性能分析

  第一节  压力调节与调压偏差

  第二节  流量调节与等流量特性

  第三节  换向性能与工作可靠性

  第四节  液压控制阀的动特性

  第五节  液压控制阀的噪声

  思考题和习题


第五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第一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

  第二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思考题和习题


第六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技术要点

  第一节  液压泵的高速趋势

  第二节  液压泵的高压化趋势

  第三节  液压泵的低噪声要求

  第四节  低速大转矩马达  

  第五节  液压马达的爬行机理

  第六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摩擦副

  思考题和习题


第七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变量

  第一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变量原理与型式

  第二节  液压泵控制原理及动态分析

  第三节  变量泵的其他控制形式

  第四节  变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第五节  恒速控制变量液压马达

  思考题和习题


第八章  液压缸

  第一节  液压缸的性能与分类

  第二节  缓冲装置和密封装置

  第三节  数字控制液压缸和模拟控制液压缸

  第四节    低摩擦液压缸

  思考题和习题


第九章  液压系统分类与组成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  液压系统的组成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章  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静态特性

  第二节  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一章  液压系统设计

  第一节  液压系统的方案设计

  第二节  液压系统的参数设计

  第三节  液压元件的正确选择

  第四节  液压装置的结构设计

  第五节  液压系统设计举例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二章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

  第一节  污染控制的意义及污染物类型

  第二节  油液污染度测定及污染度等级

  第三节  过滤器

  第四节  过滤系统的设计

  第五节  液压元件的污染磨损及污染敏感度

  第六节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措施

  思考题和习题


第十三章  液压可靠性及失效分析

  第一节  可靠性及其数量指标

  第二节  失效的定义、判据及液压失效分类

  第三节  液压失效模式、机理和产生原因

  第四节  失效分析类型与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第五节  失效树分析

  思考题和习题


参考文献


下载链接:无

提取密码:登录可见

购买人次:0 次

上一篇: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 [杨培元 朱福元 主编]
下一篇: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液压技术及其应用 [袁锐波 主编]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0.036190s